资治新篇1(撰写中…)

崇祯皇帝亡国之谜

  《石匮书》(明.张岱)曰:古来亡国之君不一,有以酒亡者、以色亡者、以暴虐亡者、以奢侈亡者、以穷兵黩武亡者。嗟我先帝,焦心求治,旰食宵衣;恭俭辛勤,万几无旷!即古之中兴令主,无以过之!乃竟以萑苻剧贼,遂至殒身!凡我士民,思及甲申三月之事,未有不痛心呕血,思与我先帝同日死之之为愈也。

  史志称其:“鸡鸣而起,夜分不寐,往往焦劳成疾,宫中从无宴乐之事”。

  李自成《登极诏》也说“君非甚暗,孤立而炀灶恒多;臣尽行私,比党而公忠绝少。”

  清朝赠予崇祯皇帝“庄烈皇”的称呼。

  崇祯皇帝在议政中的格局始终是“君是而臣非”,总责怪大臣们不尽力,臣属们唯唯,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,宁肯认怂、不敢擅出一策…。崇祯皇帝六次下过“罪己诏”。

  死前蓝色袍服上大书:“朕自登基十七年,逆贼直逼京师,虽朕薄德匪躬,上干天怒,致逆贼直逼京师,然皆诸臣误朕也。朕死,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,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。任贼分裂朕尸,勿伤百姓一人。”

 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--相互仇视,相互依存、相互利用。

  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、熹宗,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,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,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,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“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”。

附:
  文秉在《烈皇小识》中记载:天启二年九月,册封信王。七年二月,出就外邸,成婚,册妃周氏。熹庙病危,魏忠贤遣腹奄涂文辅迎上入宫。上时自危甚,袖食物以入,不敢食宫中物。是夜,秉烛独坐,见一奄携剑过,取之,留置几上,许给以赏。悯逻者欲以酒食,问左右何从取给,左右对:宜取之光禄,因传令旨遍犒之,欢声如雷。周后在外邸,祷卜无虚晷,亦虞入朝有他变也。

  《明史》说:“帝承神、熹之后,慨然有为。即位之初,沈机独断,刈除奸逆,天下想望治平。惜乎大势已倾,积习难挽。在廷则门户纠纷。疆埸则将骄卒惰。兵荒四告,流寇蔓延。遂至溃烂而莫可救,可谓不幸也已。然在位十有七年,不迩声色,忧劝惕励,殚心治理。临朝浩叹,慨然思得非常之材,而用匪其人,益以偾事。乃复信任宦官,布列要地,举措失当,制置乖方。祚讫运移,身罹祸变,岂非气数使然哉。迨至大命有归,妖氛尽扫,而帝得加谥建陵,典礼优厚。是则圣朝盛德,度越千古,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,为亡国之义烈矣。”

  《明史·流贼传》(清朝乾隆皇帝亲自修订)中说:“庄烈之继统也,臣僚之党局已成,草野之物力已耗,国家之法令已坏,边疆之抢攘已甚。庄烈虽锐意更始,治核名实,而人才之贤否,议论之是非,政事之得失,军机之成败,未能灼见于中,不摇于外也。且性多疑而任察,好刚而尚气。任察则苛刻寡恩,尚气则急遽失措。当夫群盗满山,四方鼎沸,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,剿抚两端,茫无成算。内外大臣救过不给,人怀规利自全之心。言语戆直,切中事弊者,率皆摧折以去。其所任为阃帅者,事权中制,功过莫偿。败一方即戮一将,隳一城即杀一吏,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,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。加以天灾流行,饥馑洊臻,政繁赋重,外讧内叛。譬一人之身,元气羸然,疽毒并发,厥症固已甚危,而医则良否错进,剂则寒热互投,病入膏肓,而无可救,不亡何待哉?是故明之亡,亡于流贼,而其致亡之本,不在于流贼也。呜呼!庄烈非亡国之君,而当亡国之运,又乏救亡之术,徒见其焦劳瞀乱,孑立于上十有七年。而帷幄不闻良、平之谋,行间未睹李、郭之将,卒致宗社颠覆,徒以身殉,悲夫!”

  《烈皇小识》记载:
  蒙古一部叫插酋,进犯大同,总兵梁家祯,闭门不出,任其杀掠。崇祯招文武百官说:朝廷养这么多人,只晓得要钱,一遇到敌人进犯,就束手坐视,只晓得要钱。又说:蒙古人杀了这么多老百姓,满载而归,巡抚官不能防御,是功还是罪,我的边防,难道就靠一个喇嘛去议和?不是让敌国轻视中国人吗?又说:今天边疆失败,只追究武将的责任,而不追究文官,文官不公正偏心,我实在恶心。
  后总兵梁家祯的奏疏到后,崇祯给大臣看,说:大同失事严重,梁家祯怎么能逃脱惩罚呢?又说:这些督抚等文官为什么要让一千人马去敌敌人十万人?总兵有罪,督抚就没有罪吗?内阁大臣刘鸿训为文官辩护,说:武将的责任是打仗,文官的责任是调度。崇祯不买帐,反驳道:文臣还应该节制武官,今天文官平时不操练人马,只知道虚冒军饷,临敌张皇,以千余弱兵,抵十万蒙古人,卿等试思如何抵得?
  刘鸿训辩不赢,只好说:皇上责备得对,但从皇祖父开始,到兄皇,二三十年,边备废弛已久,一下难以整顿。皇帝问:如今怎么样?回答:比以前大不相同。但崇祯一针见血地说:就晓得说好听的,没见到做点实事,和以前有什么不同。呜呼!有君无臣之大概情况,皇上已经明显在语言之外表现出来了。

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几方面:1、崇祯朝的军备很差,但这是20-30年的积弊。2、文武不和,互相推委责任。3、崇祯很精明,非常了解情况,大臣无法瞒他。4、崇祯初年对军事上进行整顿,但不可能马上见效。

  【原文:插酋入犯大同,总兵梁家祯,闭门不出,任其杀掠。上召百官谕曰:『朝廷养士,费许多兵饷,一遇虏至,便束手坐视,只请兵饷』。上又曰:『插酋杀僇人民,满载而归,巡抚官不能防御,是功是罪?朕之封疆,止仗一喇嘛僧讲款,不令虏轻中国耶』?上又曰:『讲款整饬,着实整饬,难道中国就胜不得他』?上又曰:『今边疆失事,只参总兵等官,难道叙功不升,文官朦胧偏心,朕甚恶之』。后梁家祯辩疏至,上示阁臣。俱言:『大同失事甚伙,家祯拥兵坐视,岂能逃罪』?上曰:『督抚如何令千余兵马,便要去敌插酋十余万众?梁家祯既有罪,督抚作何事』?刘鸿训奏:『武臣在外提兵,文臣在内调度』。上曰:『文臣还当节制武臣,今督抚一向人马不行操练,平日虚冒,临敌张皇,以千余弱兵,抵十万插酋,卿等试思如何抵得』?鸿训奏:『皇上责备文臣极是,但自皇祖静摄以来,至先帝时,二三十年,边备废弛已久,一时猝难整顿』。上曰:而今何如』?钱龙锡等俱奏:『而今比前,大不相同』。上曰:『此俱是赞扬之词,尚未见行一实事,如何便见不同』?呜呼!有君无臣之概,上已显然于言外矣。】






公司里的若干故事

1.
    将军出征之前,皇帝把他招去,又谆谆教导了一番,当然征战的任务又增加了不少,他看到将军在下面偷笑了一下,就问他为什么发笑。

    将军说:恕微臣失仪,微臣在来见皇上的路上看到一桩很好笑的事情,故而忍不住笑了。

    皇帝说:说给朕听听。

    将军说:是一个农夫,就用一块猪蹄祭祀神,要求神保他土地丰收、生意发财、雀屏中举……各种,不下十多个要求;就他上贡那一块猪蹄,却要求回报那么多,微臣故而忍俊不已啊。

    皇帝:。。。。。

2.
    很多年前了,一次加班后,同事们一起聚餐。议论中有人提及一个女同事(她没和我们一起加班也没一起聚餐),上班时“她老喊着累,可是她也没做多少事啊”,说话的人不乏鄙夷的神色和感到不公平。

   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,老板也认为所有的大家也没做多少事啊,他的数亿身家全是他一人努力所为,而他还不得不在感恩节口头高调对雇员们表示感激。

    数年后,年轻人成长起来了,才明白:‘公司’其实是只关心自己的前程和伟大理想的。

    一个没建立价值体系的公司,也许就只能努力去拼死折磨人力资源部——要求他们不停地招收有才华的人和有激情的血液的年轻人的进来。

    而明白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家庭、时间、健康,均衡自己的付出和职位的稳定。那么,他们的才华呢?激情呢?

    用一句话总结下吧:我曾经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,多年以后,我才明白,其实是海的那一头,早已没有了等待




市场1

1.
  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错的。他们代表着一种对未来的偏见。而且扭曲有双向影响:不仅市场参与者以偏颇的观点进行,而他们的偏颇也会影响事件的发展。由于参与者的认知本质上便是错误的,而错误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,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,这种关系也导致两者之间缺乏对应(Correspondence),索罗斯称这种双向关联为“反身性”。

  由于投资者不可能获得完整的资讯,且投资者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其对市场的认知,令投资者对市场预期产生不同的意见,索罗斯把这种“不同的意见”解释为“投资偏见”,并认为“投资偏见”是金融市场的根本动力。当“投资偏见”零散的时候,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是很小的,当“投资偏见”在互动中不断强化并产生群体影响时就会产生“蝴蝶效应”,从而推动市场朝单一方向发展,最终必然反转。






Luo氏传媒


  我同Luo氏仅见过两面,一次是他接了个大型文艺汇演中的一个节目,临时搭建了一个舞蹈团队正在排演,一次则是在他的办公地点,当晚同一个哥们以及Luo氏夫妇在附近吃了晚饭。
  Luo氏为人很谦虚、随和,非常会关照人;Luo氏从一个来北京的打工者,拼到如今有一个公司非常不容易,每年中秋前都预备了500多份月饼送给合作的客户。

  那天饭后和哥们在回去的路上聊得深入了一些,都不甚感慨。

  Luo氏拓展的一个新业务——承接一些企业宣传部的微信宣传设计,全军覆没,跑得一丁不剩,Luo氏解释说是竟争公司把这个团队整体挖了。
  我和哥们背后把这个事情分析了一下:
  1.假如企业要做这个宣传业务,需要招一个文案和一个美工、加上一个管理他们的人,这个成本算1份。
  2.Luo氏对这些企业说:我只收你们0.5份,我保证完成全部任务。
  3.Luo氏招收员工开始接任务,假如他接了4家企业的任务,他的入帐是2份,他给雇员1份,自己得1份。
  我想此时大家都能看到问题了,做为雇员,我的收入是1份,我找个大企业的宣传部上班就行了,可是我来Luo氏这里,我要干4倍的活,那我必须得走啊。

  Luo氏认为他的商业模式并没有什么错。我们认为用工市场太透明、存在工资比较,不象流水线上的工人求稳定,造反的话就更换一批更便宜的。
  在招收这些员工进来之后,Luo氏也灌输过他的一些价值观——诸如“要做企业的主人翁”、“积极敬业”、“如何做一名优秀员工”、“为了传媒人的理想”……类似的大家周知的完全正确的思想;也和员工讨论企业要做的“伟大事业”和将要面临的“艰苦创业过程”;Luo氏培训员工,教刚大学毕业的员工快速入行写出有质量的广告策划文案,倾注了不少心血;Luo氏学习大企业的管理…,但是似乎所有理论和现代管理学的精华都被无情的现状打败了。

  谈到Luo氏公司的业务线,哥们说Luo氏的确有不少生意路子,但是所有的生意都要给牵头人回扣,Luo氏就一次性给他们比竟争者还丰厚的回报抢到订单,但也提出要求:买断以后的生意。我想:这些唯利是图的人,在第二年都背叛了Luo氏,改从其它广告公司取得回扣了。
  世界仿佛就是这样:那些客户企业中能把事情做成的人,都有办事能力,并且有执行的资源,Luo氏只是他们资源之一而已;一些老板可能明察秋毫,于是这些人就看似尽职实际拖着,或者说“微臣无能”,于是“皇上”就御驾亲征,累得半死还搞不定,最后还得要能臣出手。Luo氏知道这种能臣的能耐,但是在自己公司里面,他认为自己就可以兼备这种能耐,于是Luo氏更喜欢雇佣本分的、品格好、不是那么能耐的员工。他开会辅导、一对一培养员工,他说:还是有不少踏实的孩子,但是能力实在太弱了…

  吃饭时见到的Luo氏的夫人,长相甜美,说话时总是带着微笑,30多岁了,看似才22~24岁,她在一个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任职,出管理文案。我觉得这样的配合挺好的,Luo氏在外面打拼,而妻子守着一份稳定的工作。
  哥们评论:不是这样的,Luo氏追她的时候,已经有了这个公司,贷款买了一辆奔驰,直到在燕郊首付买了房子,挂在女方名下,女方才说“打结婚证”;Luo氏总劝她辞职,然后夫妻俩一起开这个Luo氏传媒,但女方坚持要有一份独立的职业;女方现在还不想生小孩…

  ——Luo氏在外人眼中,已经是一个小有成就的老板了,开着大奔奔,是我等的楷模。可是,我都没想到他还有那么多忧患:前方,他要把不靠谱的事件和不靠谱的人整合起来,变成靠谱的收入;后方,却潜伏着那么大的变数。外患可解,而内忧解不了,如果哪天祸起萧墙之内,就大伤元气了…,一想到这儿,我就觉得不寒而栗;我等还在打工,票子、房子、妻子…,还什么都没有,未来路还很长,唯有努力向前走。






贪官写给儿子的一封信

  今天在网上偶然读到贪官徐其耀写给儿子的一封信,不禁拍案叫绝,不由慨叹:“领导就是领导啊,水平就不是一般地高!”该信融思想性、艺术性、实用性于一体,充分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传统,兼有反讽与正讽的效果,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。可谓字字珠玑,词词泣血,振聋发愦,境界高超,聊以纠正当今假话空话套话充斥的文风。

  以下为该信全文:
  “孩子:
  你的来信我已收到,对你在大学里的表现,我很欣慰,你要再接再厉。
  既然你选择了一定要走仕途这条路,你就一定要把我下面的劝告铭记在心:

  1、不要追求真理,不要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。把探索真理这这类事情让知识分子去做吧,这是他们的事情。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: 对自己有利的,就是正确的。实在把握不了,可简化为: 上级领导提倡的就是正确的。

  2、不但要学会说假话,更要善于说假话。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,不,当成事业,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。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,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。记住,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,说什么要根据需要。

  3、要有文凭,但不要真有知识,真有知识会害了你。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,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。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,那都是假的。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,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研究学问,肯定不学无术。记住,真博士是永远做不了官的。

  4、做官的目的是什么? 是利益。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。有人现在把这叫腐败。你不但要明确的把攫取各种利益作为当官的目的,而且要作为唯一的目的。你的领导提拔你,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;你的下属服从你,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; 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,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。你自己可以不要,但别人的你必须给。记住,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,你就离失败不远了。

  5、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,然后才是会做事。这里的做人做事你可别理解为德才兼备的意思。这里说的做人,就是处关系。做事是实际工作,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。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,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。记住,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,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,而是指做人能力强。呵呵,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为做事的人,有好日子过才怪。

  6、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,其实质都是农民社会。谁迎合了农民谁就会成功。我们周围的人无论外表是什么,骨子里都是农民。农民的特点是目光短浅,注重眼前利益。所以你做事的方式方法必须具有农民特点,要搞短期效益,要鼠目寸光。一旦你把眼光放远,你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,后果可想而知。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,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,这都不过分。

  7、要相信拍马是一种高级艺术。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只要豁出脸皮就行,豁得出去的女人多了,可傍上大款的或把自己卖和好价钱的是极少数,大部分还是做了低层的三陪小姐。这和拍马是一样的道理。拍马就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赏识。在人治的社会里,上级的赏识是升官的唯一途径,别的都是形式,这一点不可不察。

  8、所有的法律法规、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,确切地说,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。法律法规、政策制度的制订者从没想到要用这些来约束自己,而是想约束他人。但你要知道,这些不是人人都可以违反的。什么时候坚决遵守,什么时候偷偷违反,让谁违反,要审势而定,否则宽严皆误。

  以上这些都是做官的原则。现在要仔细想想,如果你真能逐条做到,你就能一帆风顺,如果感觉力不从心,就马上另外选择职业吧。”

(相关资料: 徐其耀,原江苏省建设厅厅长,2000年10月8日徐其耀因贪污受贿2千余万元,被当地检察机关批捕。在侦查中,发现了徐与146名二奶的“日记”等证据,其中有这一封写给儿子的信。)





《身价》(欧·亨利)


  傍晚,一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孩,又来到了小公园安静的角落里,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。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,衣服却很普通。小伙子知道,这一段日子,她每天都是如此。

  小伙子慢慢地走到她旁边,就在这时,女孩手中的书滑落到了地上。小伙子顺势捡起书,礼貌地递给她,寒暄了几句后,就静静地站在一边。

  女孩看了一眼小伙子,一身俭朴的衣着,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脸。
  “坐下吧,如果你不介意的话。光线太暗了,看不了书,我愿意聊聊天。”

  “你知道吗,”小伙子说,“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,我昨天就看见你了。”

  “不管你是谁,”女孩冷若冰霜地说,“都得记住,我受过良好的教育。”
  “对不起,”小伙子说,“都是我不好,我太冒昧了,我的意思是,来公园的女孩很多,你知道,当然,你不知道,但是……”

  “我当然知道。还是谈点别的吧,讲讲这些来来往往的游客,他们要去哪儿?为什么那么匆忙?他们高兴吗?”
  小伙子一下糊涂了,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。

  “我之所以经常来这里,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和游客们近距离地接触。我跟你讲话,就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,对钱看得很淡的人聊一聊。你不知道,我太讨厌钱了,也讨厌我周围那些腰缠万贯的男人。我不喜欢珍珠宝石,对游山玩水也没什么兴趣。”

  “可我总是认为,”小伙子说,“钱是个好东西。”

  “当你有了一百万之后,就只好兜风、看戏、跳舞、赴宴去了。我可不想过这种日子。”
  小伙子诙谐地看着女孩,说:“我很喜欢研究和探听你们富人的生活。”

  “有时候,”女孩继续说,“我想,如果我要恋爱,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——告诉我,你是干什么的?”

  “我就是个普通人,但是我希望我能出人头地。你刚才说的话当真吗?你会爱一个普通人?”
  “当然啦!”她回答。

  “我在一家小饭馆工作。”小伙子说。
  “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?”女孩问。
  “差不多。”

  女孩马上看了看手表,然后站起身,说:“你怎么还不去工作?”
  “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。我们,我们下次还可以见面吗?”

  “不知道……哦,我得走了,晚上我还要去赴宴,还有一个音乐会,司机在等着我呢。”说到这里,她朝公园门口的那辆白色小轿车指了指,“那是我的车。”
  “我看到了。”小伙子羡慕地说。
  “再见!”

  “天晚了,”小伙子说,“不太安全,要不,我送你?”
  “谢谢,你还是再坐一会儿吧。”说完,女孩朝着公园大门走去。小伙子看着女孩的身影,不紧不慢地跟在她后面。

  到了公园门口,女孩从那辆白色小轿车旁走了过去,横穿马路,走进一家小饭馆,打了卡,然后换上侍应生的制服,开始工作。

  小伙子在街上慢慢地走了一会儿,然后,径直走近那辆白色轿车,钻进去,对司机说:“去夜总会,亨利。”